第一一六零章 义利(2 / 2)

“卑职在!”n

“尽快安排你们西路的水师,再从长兴岛或者别的地方,运送一批统借统贷的粗粮到营口城,要大张旗鼓的运送,叫营口城内外军民都知道有足够粮食过冬!”n

“都督的意思是——,运粮做给清虏看,还是做给营口城的军民百姓看?”n

“做给需要粮食的所有人看,包括耀州城的清虏!要快,要赶在辽东湾封冻之前完成最后一趟的运输,然后西路水师船队的主力就可以叫胡长海领着南下过冬去了!”n

“卑职明白了!”n

袁进听了杨振的安排,心中已有数,随即站起来领了命。n

这时,被杨振点到的胡长海,也站了起来,冲杨振抱拳说道:n

“卑职谢过都督!”n

胡长海这么一说,听得杨振眉头一皱,马上接着对他们说道:n

“当然,我说可以南下越冬,可不是说叫船队回到长兴岛,或者登州水城猫冬,而是叫你胡长海领着,暂时听从协理营务处的安排,继续在登州方向接送移民,往南浦方向转运,交给张臣张总兵安置!”n

胡长海听罢这话,神色明显一顿。n

他想说什么,但终究没有出口,在杨振的目光下,唯有点头称是而已。n

杨振见他这样,也没多说别的。n

他知道最近几个月,各路人马虽然没有作战,但是水师的劳碌程度与压力丝毫不比作战状态之下差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n

几个月来,各路水师船队在海上奔波,辗转各地,很少有清闲的时候,上上下下都相当辛苦。n

现在眼看到了辽东湾即将封冻的时候,搁在往年,接下来就是猫冬而已,如今却仍不得闲,心里有点怨言也正常。n

对此,杨振也能理解,但是理解归理解,该他们干的活,却是一点也不能落下。n

因为,杨振实在是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耽搁了。n

转眼就是崇祯十六年了,这一年计划中要干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其中收复辽沈,灭亡清虏,只是他计划中的首要部分而已。n

而以海量的汉人移民填充辽沈地区在战后空置出来的广大土地,则是灭亡清虏或驱逐他们之后的另一件大事。n

再然后,就是一鼓作气,横扫东蒙草原,收回那些臣服清虏的草原部落,驱逐那些不服从的草原部落。n

再然后,就是整合关外兵马,寻机入关,与北上京师的流贼大军决战于京畿之地,尽力一举灭掉流贼。n

到时候,主动权便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进可以重整山河,退也足以自保,也算没有白来这一遭。n

而这些大事,都要集中在崇祯十六年全年和崇祯十七年前后完成,时间紧张,压力巨大,其中对于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n

“诸位,千万不要小看了移民屯垦的事情!要牢记,移民屯垦是我们金海镇生存发展之根本。各路人马收复回来的土地,其中上好的,你们麾下有功将士分了占了,本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要告诉各路将士,要守我定下的规矩,要多想想你分多少、占多少是个够!”n

面对四月以来金海镇北伐作战开始后,各路人马北上,在新的驻地大肆圈占良田美宅的乱象,杨振借机提出来敲打了一番。n

因为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恰恰集中在吕品奇的金海北路和祖克勇的金海东路。n

金海北路团营多数人中低阶武官,原来在复州城附近即已按照之前的条例分得上好的田土房屋,可是进了盖州城、熊岳城后再一次分得大批田土房屋。n

有的区区千总官,就敢搞三妻四妾,借着杨振鼓励与新移民联姻的由头,在复州城搞一个家,又在盖州城搞一个家,远在松山城还有一个家,搞得如夫人姨太太一大堆,比杨振这个都督都多好几个。n

虽然杨振没让协理营务处明确规定过征东军与金海镇各路团营将佐娶妻纳妾的数量上限,但是看到这些统计报告之后,杨振也不由感叹麾下各路将佐“堕落”之迅速。n

况且现在还是战争时期,他麾下就已经这样了,他都不敢想将来入了关,天下太平之后这些人会怎样。n

类似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在金海北路,祖克勇麾下的金海东路团营几乎一个样子。n

甚至包括管内土地、移民数量并不算多的金海西路,尤其胡长海部下,也是如此。n

当然了,征东军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是情况没这么严重。n

这些人在杨振的眼皮子底下,张臣、李禄、杨珅治军又严,许多事

但是久而久之会怎么样,杨振也不敢有太高的期待。n

有时候,杨振一想到这些问题,就很理解朱元璋的心情。n

但是他也清楚,他不能像朱元璋那么干,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n

但他必须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n

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但他相信未来一定有。n

至于眼下,他只能画下一个更大的饼,拿来激励已经有了骄奢淫逸苗头的各路人马继续奋进。n

“辽沈的土地,辽东的土地,还有更北的土地,可垦且宜耕的土地,何止数十万乃至百万顷?不要眼皮拉浅,只盯着脚底下这点蝇头小利!你多占了土地房屋,土地上却没有人口,那土地房屋又值个什么?n

“关里千千万万水深火热的流民,在关里是包袱,来了我们这里就是财富,有了他们来此垦荒耕种,我们就有了粮,我们就有了兵,也就有了一切。你们要跟知道将来会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