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征东军左军扩军所能依赖的,也就只有瀛洲岛的马场了。n
同样有鉴于此,杨振这边要为为了进军辽沈以及后续的大军北上做准备,也就只能想方设法从辽西获取马匹资源了。n
好在辽西兵马从喀喇沁部落缴获了大量马匹,同时他们又需要金海镇的火器供应,这笔交易对双方都划算。n
而且,他们从边外部落缴获的大量马匹一旦有了出路,比如说能从杨振手里换取大量犀利的火器弹药,将来他们也会继续努力从边外部落抢夺马匹资源。n
这也算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了。n
光是为了这一点,杨振眼下就不太愿意主动打破由于“议和”而与辽南清虏驻军达成的“暧昧”关系。n
当然,除此之外,杨振也有其他的考虑。n
“上次清虏那边来人谈互市的事情,说他们愿出两百万两银子,从我们这里求购二十万石米麦粟谷,甚至其他粗粮。”n
袁进没有参加上次与清虏使者的会见,所以并不知道此事,但在场诸人当中杨珅、吕品奇等人是知道的。n
当下杨振一说此事,这些知情人纷纷点头不语。n
而不知道此事的人中,祖克勇、许天宠等人,则是明显一愣。n
不过没等他们几个开口,袁进已经再次出声了。n
“难道都督是打算与他们互市?可是朝廷已经叫停了互市啊!”n
袁进话音刚落,许天宠也出声说道:n
“请都督三思。虽然我们今秋丰收,眼下手有余粮,但是新来移民过冬所需,可不是小数目。而且移民仍在到来,明春青黄不接之际,又是一道难关。n
“我们有大举屯垦之利,尚且如此,想必清虏粮荒必重。我们若与其互市,朝廷那边且不论,单就对我们将来出兵北上,收复辽沈,就颇为不利啊!”n
显然,许天宠对于杨振所说的“互市”,持完全反对的态度,话里话外就差将其直接定性为通虏资敌了。n
当然了,他是绝对不敢这么说杨振的。n
许天宠说完话,仍是一脸忧虑与不解之色。n
这个时候,祖克勇也说话了。n
“都督,最近几个月,我军在通远堡方向,析木城方向,抓到过一些清虏巡哨,从审讯得到的口供看,清虏那边粮荒相当严重,清虏高价购粮是有原因的,若图一时之利,卖给他们——”n
祖克勇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没在接着说下去,但他的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n
若图一时之利,与清虏互市,那就属实与资敌无疑了。n
杨振眼见他们如此说,摇头笑了笑,回应道:n
“互市是幌子,本都督想要的只是银子,至于粮食,是不可能给他们的。”n
杨振这话一说出来,在场所有人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过来。n
“……”n
“原来如此。”n
不管先前知情不知情的,一时间都在心里感叹,自家这位都督果然够黑。n
包括袁进自己,本来也并不迂腐,其实他很了解杨振的为人,只是事关自身利害,一时间有些没有细想罢了。n
“都督的意思是,趁清虏没有得到议和失败的消息,拿互市吊着清虏,等他们把银子运到了海州或者耀州城,然后咱们再出兵海州或者耀州城,到时候把银子直接抢了?”n
众人在转眼之间都已猜到了杨振的心思,但是唯有张国淦大大咧咧的,把这些话当众说了出来。n
杨振看了看他,但也只是补充道:n
“其实清虏知不知道我们京师那边的消息都无所谓,边镇私开互市的事情多了去了,只要他们粮荒是真,到时候就算我们的朝廷不许议和,清虏迫切需要互市,也会铤而走险。那时,我们的机会就来了。”n
既然把话说到了这里,杨振索性就敞开了说了。n
“与清虏继续开战,是必然的,我早说过,我的初心没有变,问题只在于怎么打,能把我们的利益最大化罢了。n
“你们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我们现在是暂时不缺粮,可要把灭亡清虏的战争继续打下去,打到底,除了粮食之外,同样需要大笔的银子。n
“如果,我是说如果,将来我们和辽西兵马一起拿下了辽沈,清虏宗室府库多年积存的金银珠玉,我们能拿到吗?n
“没错,我们收复辽沈,灭亡清虏,并不是为了清虏宗室府库里的银子,可是你们要思考,我们打完了清虏之后,接着做什么。n
“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打完了清虏我们就要回头去灭流贼,可是你们都知道,朝廷手里没有银子,没有银子怎么犒赏有功将士,怎么挥师入关剿灭流贼?n
“然而且不说我们将来收复辽沈后,清虏宗室府库里的银子还有多少,或者能有多少落到朝廷手上,就算落到了朝廷手上,又有多少用到我们身上?n
“而要掌握将来战场的主动权,我们现在就要考虑,如何把清虏的银子掌握在我们的手里,除了要抢先一步进盛京之外,现在就要想法多拿一些!”n
杨振一口气把自己近来的一些思考,能说的都说了出来,听得在场诸将一时间心潮澎湃,但又神色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