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河东黑旗队(1 / 2)

津门青龙 红桥老六 2523 字 2023-06-26

海棠指着照片上那个模糊的背影对李天翔说道:“菊池被郑士松的人藏了起来,照片里这个背影就是郑士松。”

“藏哪了?”

“老龙头火车站,车站附近有几家鸡毛小店是他们开的,不仅做坑蒙拐骗的缺德生意,也帮着他们关押犯人和绑来的人质。旁边就是火车站,运转比较方便,他们有自己的车皮,都是运货的,即便藏进去十个八个人,也看不出来。”

“他们准备藏着菊池还是把他送回东北?”

“他们想给菊池送走,现在整个华北驻屯军都在找他,郑士松有点坐不住了,他虽然是跟土肥圆合作,但也不想得罪驻屯军,现在弄出来这么大阵仗,要是被驻屯军扫了他的站点,大功劳可就成了大笑话。”

“你的消息可靠吗?”

海棠点头道:“绝对可靠,黑旗队的铁海山跟我们组织也有些交情,李少爷应该知道,在津城只要是铁路上的事,没有‘黑老总’不知道的。”

铁海山这个人李天翔也认识,跟姜行生一样,铁海山也是九条青龙之一,但跟李天翔没什么交情。他与姜行生交浅是因为姜行生是文化人,又是革命先驱,交往的都是上流社会的大人物。这位铁海山则正好相反,此人家住在河东地道外,是旺道庄的农民出身,不但是黑旗队的头目,还是铁道警察所的所长,作为河东的地头蛇,他很少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地道外这个地名和老龙头火车站密不可分,津城的铁路系统四通八达,光是火车站就有东南西北四个之多。老龙头又叫东站,有客车也有货车,货车卸货的地点和存货的仓库就在地道外的东货场。

东货场进出的都是货运火车,铁轨上常有压死人的情况,在前清时就修建了一条地道将行人和火车隔离开来,避免事故。自从地道修好,这地道外一带的居民就渐渐从种地的农民变成了扛包的脚夫。

大家都是种地的出身,力气有的是,脚行的活随时都有,庄稼却要靠天吃饭,怎么算都是做脚夫合适。随着地道外脚夫的日益增多,管理码头的脚行头目有点吃不消了,脚行把头就是指着压榨脚夫挣钱,可这些扛大个的随便一招呼就能叫来百余名村民助战,几场械斗下来,混混竟然不是村民的对手……

时间长了地道外的村民们便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势力,沈庄子、王庄子、郭庄子、旺道庄、姚家台、李家台、阎家台、刘家台、华家台这九个村落合称“四庄五台”,自己成立脚行,从东车站到东货场之间一共六个货仓,排序为一号门到六号门,这里所有的脚行生意全是四庄五台的人控制,象征前清脚行把头身份的“十三太保扳指”,其中一枚就戴在历任地道外脚行大把头的手上。

四庄五台和其他混混势力比起来,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他们的脚行伙计、扛包的大多是本地人,一旦有人捣乱,把头一声喊,全都能过来助战,鼎盛时期足有数千之众,哪一家的脚行也没有他们这么大的势力。除了卸货装货赚钱,这些人当中的“手艺人”还成立了一个叫黑旗队的组织,专门负责扒火车偷东西,不管是白米白面还是手枪炸弹,只要是值钱的东西,从这经过一定得留下点,就没有囫囵通过的火车。

黑旗队行事向来荤素不忌,不管是早年的直系军阀、奉系军阀、俄国商人还是如今的日本人、国民党,一律雁过拔毛。海棠提到的铁海山就是现任的黑旗队队长,他在地道外绝对算得上是个人物字号,与日租界的“白老头”白云天齐名,人称“黑老总”。

地道外六号门的把头马八辈早年下过山东,当过响马,当时一同放响马的就有后来叱咤津城的青帮大佬历大森。马八辈和历大森同科拜师,也是大字辈的青帮元老,后来跟随直鲁联军回津。直鲁联军解散之后,他也卸甲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