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世子早夭,老王爷又是病在垂危,靖江王府的几名宗室长辈彼此沟通之后,决定令靖江王次子朱履祐入府治丧。
依着皇命祖训,既然靖江世子早夭,靖江王府的继承人便当做到朱履祥幼子的"玉哥"身上。
但作为亲叔叔的朱履祐却是不甘心将靖江王位拱手让给尚还在牙牙学语的"侄子"。
也许是靖江王朱任晟老年昏聩,也许是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幼孙无法制衡靖江王府,朱任晟遂上表朝廷,隐瞒了"玉哥"的存在,改立次子朱履祐为靖江世子。
就这样,在朱任晟亡故之后,朱履祐如愿以偿的登上了靖江王位,并且在掌权之后,一改昔日的"慈祥"面目,对自己的亲侄子百般打压。
"似我这等无用之人,能有什么喜事?"
也许是想起了昔日的伤心事,玉哥又是自嘲了一句,脸上的落寞之色更甚。
如若不是面前的这几名"不速之客"同情自己的遭遇,对自己百般袒护,恐怕自己早已遭遇不测。
几名"不速之客"闻言不由得彼此对视了一眼,随后便是下意识的瞧了瞧四周,确定四下无人的时候,方才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玉哥,你不知道,朱履祐已是称病不出多日,这一次他怕是在劫难逃啦!"
言罢,这几名"不速之客"便是一脸笑意的盯着面前瞠目结舌的"玉哥",脸上充斥着一抹快意。
他们几人能够深夜出现于靖江王府,身份自然便是呼之欲出,与面前的"玉哥"一般,皆为靖江宗室。
其中一人,还是身份仅次于靖江王朱履祐的镇国将军。
依着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皇明祖训,郡王长子为"王长子",日后承袭王位,余子无论嫡庶皆封镇国将军。
虽然"靖江王"无论是地位亦或者待遇都远胜于寻常郡王,几乎能够与亲王比肩,但终更改不了其"郡王"的本质,故而两百余年的传承下来,王府中也衍生出不少"镇国将军"。
平日里,就算靖江王朱履祐都不太能使唤的动这些"亲戚"。
闻听靖江王或许在劫难逃,被称为"玉哥"的中年宗室先是露出了一抹狂喜之色,随后眼神便是迅速黯淡,有些落寞的摇了摇头:"没用的..."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才是靖江王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朱履祐终究是得到过朝廷敕封的宗室亲王。
大明以孝治天下,就算当今天子知晓了这一切的来龙去脉,至多给予他一个宗室的身份,断然不可能将靖江王位还给他。
毕竟,朱履祐承袭靖江王位的时候,万历皇帝尚且在世,京中的天子岂会因为此等"秘辛"罢黜朱履祐的王位?
此举岂不是相当于公然反驳万历皇帝的决定?
虽然当今天子自继位以来便是有些"苛待"宗室,但对于亲情却是颇为重视,无论是荣养刘太妃,亦或者善待福王朱常洵等皇叔,均是彰显其孝心。
一念至此,"玉哥"便是怅然的叹了口气,脸上也涌现了一抹无奈之色。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