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劝君莫话封侯事(1 / 2)

之前的赵宁也从未在荣国府内得到过如此好的待遇,只因为赵宁在本次的科举乡试之后,他便不再是普通人,而是朝廷认可的举人老爷,从此一步登天,不再需要攀附任何人,自己就是老爷。

这一步至关重要,也就意味着,就算是赵宁此刻离开荣国府,那也是常人眼中的举人老爷,并不因为失去荣国府的庇护,而一无所有。

荣国府内的李族子弟不少,可真正获得朝廷认可的功名之辈,则是少之又少。

遍数家中子弟,却也找不出来那么几个厉害的人物。

大周天下,朝廷功名,这是众人最为看重的东西。

迎春自然也是瞧得见赵宁的莫名神态,忙又为赵宁夹菜,笑说道:“夫君,这大丈夫一旦有了功名在身上,从此往后便是天地开阔了。

而今天下太平,大规模的战争并未出现,若是想要军功爵位上位,只怕这一辈子也无法办法出人头地的。

只有科举入朝,这才是最为稳妥和适合的道路。

夫君,你以后入朝为官,当尽心尽力,早日官居一品,那才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将军,只有在战乱年代,才能够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天下太平,也就意味着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将军和士兵都很难获得晋升。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为何李广难封?就是因为李广无法拿出厉害滔天的战功来封侯。

自从秦朝开始商鞅变法,商鞅所谋定下来的郡县制以及军功爵位制度。

汉承秦制,百代延续。

军功爵为共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到了今朝,封爵分为异姓和宗室两类。

列爵一开始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等。

用以分封功臣、外戚、少数游牧首领等。

例如荣国府的荣国公,以及安国府的安国公便因当年从龙之功,跟随太祖皇帝打下了天下,故而才能够恩封国公。

宗室的爵位有亲王、郡王、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除了皇嫡长子外,皇帝的其他儿子封为亲王,亲王的儿子为郡王,亲王的孙子为辅国将军,亲王的曾孙为奉国将军,之后以此类推,直到降至奉国中尉,就不再降了,世袭罔替,以此区别于普通老百姓。

当今天下太平,再也没有人头来让士兵和将军们实现快速晋升,士兵们无法得到快速晋升,也就堵死了军中阶级跃迁的流动性,锁死了通往朝廷上层阶级的希望。

而且小卒靠人头获得晋升,统帅军队的将领则是必须要维持十分之三的战损比才行。

战损比太高,一比一的战损,就算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你也仍旧得不到提拔和晋升。

战乱年代,极有可能发生霍去病二十四岁封冠军侯的奇迹故事。

让草莽成龙,英雄辈出,而今天下太平,你敢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今天你若是敢开口高呼此等大逆不道的狂言妄语,明儿就会被人给检举揭发,朝廷抓入大牢,扣一个造反的罪名,斩立决,死无全尸。

天下越是太平,军中的固化就越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