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字如龙,工整规矩,又透露出一种龙凤腾飞的气势。
字透风骨,入骨三分,这样的文字功底,绝非是一般人可以挥毫出来的文墨。
仅凭这一手的妙笔丹青,只怕在座的这些人便是没有资格与从此人争锋。
张三思越看越是满意的,连忙就点了点头,赞许道:“这文章里面的内容,着实可贵,具备很强的论政实效。”
辛己刚才只是看字,并未关注其中的内容,而今听闻张三思的话语,又忙看着赵宁所写的文章内容:“简在帝心,此人竟能够揣摩圣意到如此地步?当真是妖孽啊。”
这句妖孽,一语道尽了辛己等人此刻的心思。
赵宁的文章十分贴合武帝的心思,所作出来的文章,必定是能够轻易取悦武帝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一旦呈送给武帝,必定会让武帝龙颜大悦,他们也能够连带着获得一些好处。
辛己当即就轻轻地拍了下桌子,说:“好,好一个麒麟才子,果真是盛名之下必无虚士。”
这篇文章出自赵宁之手,众人本以为赵宁是诗词写的厉害,关于治国方略上面有所欠缺,可现在事实摆在他们的面前,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告诉他们一個残酷的真相,那就是有能力的人,当真是十项全能,就没有他不会的。
张三思也是一个颇为有能耐的人物。
他执掌礼部多年,自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和学问。
赵宁的文章,符合武帝的心意,更是符合他的心意。
他与董欣乃是至交好友,因而对于赵宁这个儒家的后起之秀,格外的关注。
这次他过来,就是为了保举赵宁万无一失,高中案首的。
而今当李三思亲眼见过赵宁的文章之后,方才不禁摇了摇头,觉着之前自己等人是过度担心了。
以赵宁的才学,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来作弊帮衬。
相反,只要秉承着公平公证的理念,那么赵宁的文章不中解元,才会有问题。
更难能可贵的是,赵宁的文章避讳处理的很好。
避讳是所有科举读书人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文字狱在历朝历代都是不罕见的。
因为言论错误,写错诗词,被人诬陷的古代文人墨客可是不少的。
赵宁在这一点上,汲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将自己的文章做的滴水不漏。
即便是张三思也无法发现赵宁文章里面任何一处可以指责的瑕疵所在。
优美的字体,就是一张英俊的容貌。
能够在人世间的人际交往当中获得极大的好处。
赵宁的字体杂糅百家精髓,逐渐自成一派,充满了少年人的活力和腾飞的气势,字如其人,给人一种观龙凤风骨,见万古天骄的错觉。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