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八月十五,中秋夜。
荣国府的后院庭院之中,聚集了不少的名流雅士。
他们并非是应李母的特意邀请而来,而是唐突过来叨扰的人。
众人皆是因为听闻赵宁是荣国府二姑娘迎春的丈夫。
最近赵宁又消失在大周棋院,无法寻觅其踪迹。
各类人物举办的中秋宴会都曾经派遣各色人物寻找过关于赵宁的踪迹,希望能够邀请赵宁过去与会,提升他们自己所举办中秋宴会的档次和知名度。
只是很可惜的是,赵宁凭空消失无踪,好似人间蒸发,谁也找不到赵宁。
便是那些派遣家中奴仆,不舍昼夜地蹲守在大周棋院门口的人,乃至于让大周棋院的内部学生去寻找赵宁身影的人,也是寻觅不得赵宁的踪迹。
众人也便是只能够心中十分失望地放弃了邀请赵宁前去赴宴的想法。
不过,也有人认为赵宁乃是荣国府的女婿,值此中秋佳节,赵宁不可能不出现在荣国府内与老太君李母等人欢庆中秋。
他们便是心想着趁着这次难得的中秋月圆之日,前往荣国府一睹赵宁的绝世风采。
遂就特意去请求老太君李母,扩大本次的荣国府中秋宴会,让他们也能够过来凑凑热闹的。
李母对于这样的事情,心头自然是高兴的,直接点头恩允。
文人雅士聚集在荣国府,能够大大提升荣国府本身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含金量,能够帮助荣国府从一个军功勋爵世家逐渐转变成为书香门第之家,这亦是极关键的事情,也是李母梦寐以求的事情。
因此,当李母得知众人的请求之后,亦是忙笑呵呵地答应了下来,吩咐荣国府中的小厮和丫鬟们下去精心准备此次的中秋宴会。
今日的荣国府中秋家宴就这样逐渐扩大成为令整个神京都在关注的大型宴会。
其余的各大中秋宴会都会关注的盛会。
又因为荣国府皇亲国戚的身份,却非是什么样的人物都可以前往荣国府参与宴会。
故而,整个荣国府的中秋宴会,人数也不算太多,却都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
一些歌舞女们此刻正在一個小院子里面的房中化妆或休憩。
中秋宴会,除了喝酒吟诗、吃月饼等习俗之外,还会欣赏歌舞表演。
这亦是大户人家才能够享有的待遇。
因中秋宴会还未开始,歌女们此刻正在隔壁的梨香院里面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而距离她们仅一院之隔的地方,穿过几道回廊,也就可以很自然地望见一个高耸的大台子,以及远处可以观览全景的阁楼和楼下提前安置好的桌子。
能上阁楼的人,都是荣国府的自己人,亦或者同等身份的权贵人家。
坐在下面桌子旁边的人,则是身份较低的文人墨客,在诗词领域算得上厉害的朝廷官员。
今晚能来参与这次荣国府家宴的人,大多都是神京城中有名望的贵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便是现在的荣国府的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