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四道圣旨(1 / 2)

历尘劫 无忌禅师 1365 字 7天前

第二日朝会,重点讨论三件大事。第一件,六位大臣停职之事,如何合理分担其相应职权,以免影响政务正常运转;第二件,关于琼筵阁与丰汇银庄踩踏案的相关事宜;第三件,则是超度法会的安排。

对于六位大臣停职后职权分担的问题,在讨论两位尚书与两位侍郎的职责时,基本没有太大异议。毕竟只是暂时替职,并非正式补缺,所以尚书之职暂由侍郎顶替,侍郎之务则由尚书暂行办理。

然而,轮到禁军统领一职时,满朝大臣皆自感无力担当此重任,故而皆闭口不言。此时,李光灿又如昨日在御书房中那般,陈述了推荐九皇子的理由。众官员心里都清楚,像这种重大人事的举荐,通常都是事先商议好的。于是,李光灿话音刚落,众官纷纷附议。

很快,今日朝会的第一道圣旨颁布:着九皇子暂代禁军统领一职,负责京城防务,务必恪尽职守,确保京城安防无虞。圣旨颁布,便由当值太监去九皇子府颁旨去了。

在探讨琼筵阁与丰汇银庄踩踏案时,由于主审官和副审官已然确定,今日主要讨论是否给予官员们自首的时机,以及对于自首的官员是否给予宽大处理。因这一政策关系众多官员的前程,包括朝堂上的许多官员,所以大家一致同意,给出一定期限让官员自首,并且设定了可以不追究罪责的前提条件。

紧接着,第二道圣旨下达:就琼筵阁一案,限所涉官员于半月内到京兆府坦陈自首,凡自首且所涉罪责不重者,可从轻发落;逾期者,一经查处严惩不怠。

关于超度法会一事,事先未曾向大臣们通报,所以今日讨论时,大臣们因对华妃一案仍心有余悸,皆不敢轻易发声。

这时,陆云轩将昨日在御书房的陈述于朝堂上再次详述。

经过昨晚一夜的传播与议论,众人皆知这位如今的三品官员,很快便有可能成为宰辅,甚至地位超越宰辅。因此,待陆云轩言罢,众官纷纷附议。

于是,第三道圣旨颁布:依陆云轩与慧觉大师所议,三日后举行超度法会,封街三日,相关事宜由陆云轩全权负责。

正当众人都以为今日廷议即将结束之时,七皇子与十皇子却出列请奏。

只听七皇子说道:“启奏父皇,儿臣有事请奏。儿臣以为陆大人年纪虽轻,但才干超群,屡次创造奇迹,为我朝众官所共睹。其才华与品行皆堪称众人师表。我与十弟对陆大人心怀敬仰已久,今陆大人回京,我与十弟愿执弟子之礼,跟随陆大人学习治国安邦之道。恳请父皇恩准!”

十皇子也出列说道:“启奏父皇,七皇兄所言,亦为我心中所想。陆大人乃本朝开国至今都极为少见的年轻俊杰,今日能有如此成就,必有非凡的才学。能拜其为师,必定对国家社稷大有裨益。”

陆云轩心下一惊,暗想:昨日的话,我只当是客套,未料今日竟在朝堂之上提起。于是赶忙出列,说道:“启奏陛下,七皇子与十皇子对臣的赞许实在过誉。皇子之师,必具渊博学识,有宰辅之能;臣自觉学术不精,且资历尚浅,着实担不起如此重任。还望陛下与二位皇子审慎择选良师,切勿因臣而误国。”

皇上听闻,此事已然超出今日朝议范畴,而二位皇子所言,确系自己所说之意,但今日若应允,日后恐对陆云轩不利,毕竟二子相争,作为老师一旦有所偏颇,必然酿成大祸。

想到此处,说道:“二位皇子有如此积极上进之心,渴盼拜求名师之念,朕甚感欣慰。念及陆爱卿身负重任,无暇分心他顾。所以即便朕同意你们所请,陆爱卿也只能徒有师名,而无授业之实。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