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半自动(1 / 2)

吴家沟的人,好像已经变成了狼。搜索本文首发:奖励一把jiangliyiba.

只要陈东一出现,他们的目光一定停留在陈东身上。

回去以后,陈东先用铁矿石烧了一些铁丝,等稍微冷却一些,再弯出倒刺,做成铁篱笆。

这是古代防御外敌的兵器,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真到防御的时候,就会知道它的恐怖。

对于这种防御网,要么有大型设备直接毁掉,要么跳跃能力足够强,直接跨过去。

显然,这两者他们都不具备。

虽说玉米前期不太需要水,可还是不能少。

陈东倒是不缺水资源,只是他不想用最原始的方式劳作。

毕竟,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用工具。

陈东决定修一个引水渠,这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把水库的水往外引,在玉米地附近形成一个新的储水区。

等到灌溉的时候,只需要开闸放水。

如此一来,能节省不少的时间。

水库离玉米地不算远。

动工之前,陈东仔细观察过。

土壤被水泡过以后,变得极其松软。

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说它是好事,是因为土壤松软之后,挖起来十分省力气。

不过,这样也就意味着土壤的吸水性会非常好。

之前处理这种事,用的是红砖。

可这办法显然是行不通了。

红砖有缝隙和气孔,水泡进去肯定会渗出来,不但无形之中增加损耗,还会增加通道的压力,随时有崩塌的可能。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

管道!

铁矿石有很多,特别是一场大雨过后,很多藏在泥土里的矿石都露出了头,倒是给陈东提供不少便利。

最起码,不用漫山遍野地找矿石了。

原材料的问题能解决,难解决的是焊接技术。

管道必须是完全密闭的,中间不能有任何接口。

渗水事小,一旦水压增大,一个小缺口容易让整个水管崩塌。

很多水建事故都是这么来的。

陈东懂一体成型的技术,之前也实践过。

问题是,一条水管至少大几百米,这种长度就没办法操作。

陈东想了一天,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

既然不能做一体成型,为啥不做套娃呢?

想到这,陈东迅速画出图纸,又计算水流速度,从而估计出大致的水压强度。

很快,一套完整的数据模型出现在草纸上。

不过,陈东很清楚,这些数值并不精准,只能作为参考。

可有一件事是不变的。

水流的速度和水压成正比,只要把水流速度控制到最小,压强自然会降低,对于管道的压迫力就小。

也就是说,只要把水流控制好,即便管道没达到全封闭,问题也不大。

说干就干!

陈东去山上搞来大量铁矿石,融成铁水以后,放在泥塑磨具里塑出基本样子。

最大的直径将近两米,下一节要比上一节少5厘米。

这个尺寸正好够下一节插到上面,又不会松松垮垮。

所谓的严丝合缝,便是如此!

数据的精准,注定很耗费心神。